新能源汽车“出海”势头旺
一辆辆新能源汽车缓缓鱼贯驶入“中远盛世”号滚装船。完成作业后,这批汽车将销往沙特阿拉伯、阿联酋等中东市场……这是《经济参考报》记者近日在宁波舟山港梅西滚装码头看到的场景。从出口滚装的班轮排期来看,预计3月初这里还将有2000多辆新能源汽车“出海”。
2023年伊始,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就展现出旺盛势头,1月同比增长48.2%。业内人士指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完备、供应链稳定,随着多样化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今年“出海”进程将按下“快进键”。企业在深化布局的同时,也要注意市场风险,应当针对不同地区特点调整自身战略,巩固提升中国品牌全球影响力。
加码创新练“内功”
在领克汽车余姚工厂内,高度自动化的生产线上机器设备忙碌作业,工人却寥寥。工厂冲压车间高级经理王建勇介绍,目前两道五序冲压生产线已经实现全自动化,最快两秒钟就能制成一个冲压件。
近年来,我国国产汽车行业迎来电动化、智能化大潮,新能源汽车出口成为我国外贸“新三样”之一。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出口67.9万辆,同比增长1.2倍。
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教授杨轶清认为,近年来,国内车企在设计、制造、研发等关键环节持续投入,自主品牌新能源车“出海”更有底气,发展新能源乘用车也逐渐成为实现汽车大国转变为汽车强国的重要突破口。
以广汽集团为例,其目前拥有海绵硅负极片电池技术、超级快充电池技术、弹匣电池系统安全技术以及基于微晶技术的新一代超能铁锂电池技术等行业先进电池技术。目前埃安第二智造中心已竣工投产,整体规划年产能已突破40万辆。
创新离不开产业链上下游的携手攻坚。浙江松原汽车安全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安全带总成、气囊方向盘总成以及特殊座椅等汽车被动安全系统的研发制造,企业每年研发投入占销售额4%以上,产品与国外先进技术对标。“国内汽车零配件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与国产品牌主机厂的契合度也不断增强,体现出我国完备的产业链优势。”松原股份董事会秘书叶醒介绍说。
多方持续发力护航
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海外版图不断扩大的背后,除了技术上的创新,也有赖于政策和物流供应链等的支撑。
商务部此前表示,将继续会同相关部门支持新能源汽车企业加快建设海外营销和售后服务网络,加大品牌宣传推广力度。鼓励有条件的中资银行境外机构提供境外消费金融产品。研究拓宽出口运输渠道,通过中欧班列运输新能源汽车。
多地也纷纷出台举措,护航产业发展。例如,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日前联合深圳银保监局等四部门印发《深圳金融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优化跨境金融服务支持新能源汽车企业“出海”;广西不久前出台的《进一步深化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中提到,加快打造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等面向东盟的跨境产业链供应链,大力推进建设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区。
旺盛的出口需求,也考验着物流供应链的支撑能力。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汽车运输船成交69艘,同比增长90%,新接订单占全球总量的88.7%。
“受新能源车出口需求旺盛影响,当前国际航运市场滚装运力较为紧张。”宁波梅东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韩冬说,宁波舟山港梅山港区梅西滚装码头主动与国内主机厂和外贸船公司建立合作关系。
据悉,目前新能源车出口以海运为主,但铁路运输的成本和门槛正在进一步降低。日前,国家铁路局等印发的《关于支持新能源商品汽车铁路运输服务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意见》则表示,积极鼓励铁路运输企业开展新能源商品汽车铁路运输业务,明确铁路运输不按危险货物管理。
记者从海关总署获悉,重庆、广东、河南等地已成功开行中欧班列新能源汽车专列,通过为汽车出口设立“绿色通道”,进一步压缩通关时间,畅通国际物流链供应链。
国内品牌“出海”加速
“中国新能源汽车供应链稳定而强大,随着海外的认可度持续提升以及服务网络的完善,加之工信部等部委协调出口运力等瓶颈问题,出口仍有很大潜力。”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预测,2023年将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和产业链“出海”风生水起的一年,预计2023年新能源汽车出口量有望接近80万辆。
《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多家整车厂、供应链企业“出海”进程按下“快进键”。广汽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说,2023年是新能源汽车出口的重要窗口期,广汽埃安将启动国际化战略,加速海外出口,力争2025年全球突破百万销量,2030年突破150万辆,成为世界一流高端智能电动车品牌。
上汽通用五菱品牌与公关总监张益勤表示,未来中国五菱新能源将加大全球化战略布局,找准自己的定位,坚持开拓海外市场,助力海外市场新能源出行生态建设。
值得注意的是,海上既有风景,也有风浪。“海外贸易市场环境的稳定问题仍然是最值得关注的,特别是国家之间关系带来的影响。”崔东树提醒道,“同时也需要关注自身产品的品质是否符合海外市场不同的需求。建议国内品牌加大对海外市场的研究,做好针对性的产品调整,逐渐巩固中国品牌在国际市场的地位,以建立更加良好的全球市场环境。”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